程式交易要跑得順、回測得快、下單夠準,背後少不了一套合適的軟體。從策略開發到實盤下單,不同階段需要搭配不同工具。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了解程式交易軟體的分類、特色與選擇建議,幫助你打造屬於自己的交易工作環境。
程式交易軟體的三大類型
1. 策略開發與回測軟體
這類工具主要用來撰寫策略、處理數據、進行歷史回測。
常見功能包含:
- 載入歷史資料(CSV、API、資料庫)
- 計算技術指標
- 執行買賣邏輯與回測績效
- 視覺化交易結果(如資金曲線、勝率、MDD)
常見平台:
- Backtrader(Python)
- QuantConnect(雲端,支援 C#、Python)
- TradingView(Pine Script)
- MetaTrader(MQL4 / MQL5)
2. 下單與交易執行平台
有些策略寫好後,會部署在可以直接連接券商的下單平台。
關鍵功能:
- API 支援(如 Interactive Brokers、Futu)
- 自動下單模組
- 支援多市場、多商品(股票、期貨、加密貨幣)
推薦平台:
- Interactive Brokers TWS API
- Futu API(富途)
- MetaTrader 自動下單模組
- Trality(主要用於加密貨幣)
3. 全功能整合系統(專業交易者用)
這類軟體整合了回測、策略管理、風控、實盤部署等功能,一般較貴或需要搭配特定券商/伺服器環境。
例如:
- QuantConnect Lean 引擎(可私有化)
- NinjaTrader(期貨交易者常用)
- MultiCharts(支援 PowerLanguage 與多資產交易)
新手該用哪一種?
對剛入門的使用者而言,推薦從以下幾種免費或開源工具開始:
軟體名稱 | 語言 | 適合對象 | 優點 |
---|---|---|---|
Backtrader | Python | 工程背景新手 | 開源免費、彈性高 |
TradingView | Pine Script | 無程式基礎者 | 界面直觀、有社群策略可參考 |
QuantConnect | Python / C# | 進階用戶 | 雲端回測、資料多樣 |
軟體選擇的四大考量
1. 是否支援你熟悉的程式語言?
常見語言:Python、C#、Pine Script、MQL
2. 是否提供足夠的歷史資料?
有些軟體附帶歷史資料,有些則需自行載入或付費。
3. 是否能串接你使用的券商?
選擇支援你帳戶平台的軟體(如台灣券商 API、大陸券商 API、國際券商 IB)。
4. 是否有良好的開發社群或資源?
社群活躍、文件齊全的工具能大大降低學習成本。
軟體之間能互通嗎?
可以。例如:
- 策略用 Backtrader 回測,實盤下單用 IB API
- 在 TradingView 裡找到策略靈感後,轉寫成 Python 回測
- 用 QuantConnect 開發策略,部署在雲端環境定時執行
這樣的彈性架構,能根據需求與預算逐步擴充,讓你的程式交易系統更成熟。
相關文章:想學程式交易從哪開始?新手必看的入門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