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實現程式交易,不只要寫好策略,還需要讓程式「真的能下單」。這時候就得靠 API(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)來跟券商或交易所串接,才能把你寫好的 Python 策略送進市場裡。這篇文章將完整整理程式交易中常見的 Python API 串接方式、券商支援狀況與學習資源,幫助你從模擬走向實戰。
什麼是程式交易 API?
API 是一種程式介面,它讓你的 Python 程式能與券商的交易系統或交易所互相溝通。簡單來說,API 讓你可以:
- 讀取即時報價與市場資訊
- 查詢帳戶餘額與持倉資訊
- 發出買進或賣出的下單指令
- 監控訂單狀態與成交紀錄
這就是把策略「自動化」的關鍵工具。
常見的 Python 程式交易 API 類型
類型 | 代表平台/工具 | 適用市場 |
---|---|---|
證券/期貨券商 API | Interactive Brokers (ib_insync )、Futu (openapi-python ) | 美股、港股、台股(部分) |
加密貨幣 API | Binance API、CCXT | 幣圈市場 |
金融數據 API | Yahoo Finance、Polygon.io、Alpha Vantage | 數據讀取(非下單) |
本地券商 API | 元大 API、永豐 API(台灣) | 台股實盤交易(難度高) |
Python 常用交易 API 套件介紹
1. ib_insync
(Interactive Brokers)
- 封裝了 IB 的 TWS / Gateway API
- 支援下單、訂閱報價、查詢帳戶與持倉
- 穩定性與文件品質佳
學習資源:ib_insync 文件
2. ccxt
(多家加密貨幣交易所)
- 支援超過 100 間交易所(如 Binance、Bybit)
- 用統一語法寫一次,可跨平台部署
- 功能涵蓋下單、K 線、訂單薄、餘額查詢等
學習資源:CCXT GitHub
3. futu-api
(富途)
- 適用於港股、美股
- 支援即時報價、下單、帳戶資金查詢
- UI 與 Python 串接結合良好,適合初學者
學習資源:Futu OpenAPI
下單 API 與回測框架的搭配方式
許多人會將回測與實盤下單的架構分開處理:
功能區段 | 工具選擇 |
---|---|
策略開發 | Backtrader , bt , 自訂程式邏輯 |
回測模擬 | Backtrader , zipline |
下單執行 | ib_insync , ccxt , futu-api |
自動化監控 | Python + 定時排程(如 schedule , cron ) |
這樣的模組化架構可以讓你先專注開發策略,再獨立部署下單系統。
使用 API 有哪些注意事項?
- API 速度 ≠ 高頻交易:用 Python 串 API 無法做到 HFT,適合中低頻策略。
- API 有風險,務必加入風控機制:例如重複下單、網路斷線、資金爆倉風險。
- 模擬測試前,請關掉真實下單開關:多數 API 有「模擬」與「實盤」模式,操作前務必確認。
- API 變更頻繁,程式需定期維護:特別是加密貨幣交易所,API 改版常見。
相關文章:為什麼學程式交易要選 Python?從語言優勢到實作框架完整解析